籃球場上的「對」

籃球場上到底什麼是對的?有些看似互相對立、互不相容的選擇,到底哪一個比較好? 例如該盯人還是該區域?防守踩中間還是踩底線?包夾多一點還是少一點?該不該壓迫?還是退後一點點乖乖守住就好?進攻要戰術多一點還是自發性的motion流動為主?這些問題在各個籃球的層級裡不斷出現,也不斷地被討論。甲組乙組、高中大專、學生隊社會隊,可說是各家有個家的堅持,爭論起來也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道,給不出個最確定答案,最後往往莫衷一是。

我相信,每個教練自有每個教練的風格與哲學,大家都是在自己的理念下,盡力去打造一支心目中理想的球隊。沒有人會故意跟自己找麻煩,抱著想輸的心情去訓練自己球隊,然後練習一些自己也不相信的東西。所以與其說爭論誰對誰錯,不如說大家都是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去尋找籃球場上正確的觀念而已。

請繼續往下閱讀

Ads by

很不幸的,籃球場的觀念正如這個開放的世代一樣,是多元的,並沒有真正的對或不對。很多時候,只有所謂的適合與不適合,沒有對錯。例如有Nash的球隊適合打小球,波波維奇帶出來的馬刺球員適合打系統戰;但也有時候是成敗論英雄,拳頭大聲的人決定真理、打勝仗的人可以寫歷史。例如過去喬丹在90年代的成功決定了2000年代的得分後衛當道盛世;現今勇士隊的兩次總冠軍,改變了大家對三分球可以決定比賽的態度。所以,說到底,要問有沒有絕對的對,答案總是見仁見智的,甚至有時候需要一點點運氣。英雄造時勢,時勢也在造英雄。

然而,在這種多元的百家爭鳴景象中,我相信還是有某些東西是不變的,甚至是大家都一樣的。例如防守中球跟人的觀念(一、二、三線觀念),或是進攻時球場空間的能力(motion觀念)。這些基本的東西,大家都一樣要學、一樣要練。一個球員不可能連關門、輪轉都不知道,就開始學區域包夾防守;也不可能不懂得如何切傳傳切、讓位、轉換邊,就去學一大堆戰術。如果是這樣,就會像不懂國小的加減乘除,就開始學大學的微積分一樣。也許你可以教他們背背公式應付考試過關,但當真槍實彈面對這個真實社會後,破綻百出的還是那些套公式的人。所以我相信這些基本的原則是大家都要學的,如果這些東西不會,就想跳過去弄太多複雜的東西,那麼即使短期內有成效,那也是一種不健康的速成法,對教練、隊球員都不是什麼好事情。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也是為什麼我覺得防守該先學盯人,然後再去學一大堆區域跟包夾;進攻該先從1打1、2打2、3打3、轉換邊攻擊、到內外組合開始,然後再去學比較制式的戰術。曾經有機會跟某位U16的國家隊教練聊天,他提到帶U16國家隊最大的困難就是整合來自不同學校的各個球員的防守體系;而整合最困難之處不在於大家學的不一樣,而在於大家都不先學基本的盯人,而是先學一大堆區域包夾防守。我想他的意思跟我一樣。如果先學會盯人,知道怎麼補位、輪轉、還原,建立好基本的球跟人觀念之後,去學任何區域都很快。但是如果反過來,先學區域在學盯人,可能會讓習慣區域的人不知道怎麼守變化無窮的盯人。

儘管多數球隊的防守體系不同,但其實各種體系的大原則是一致的。甚至你會發現不同球隊的防守之所以不同,不在於基本原則的不同,而在於「設定」的不同。舉例來說,你問我防守時採中間跟踩底線哪一個是對的?我會跟你說都對,因為那只是設定與風格的問題。對一個有健全盯人觀念的球隊或球員來說,可以用同一個原則來處理兩種不同的設定。踩底線被過中間可以關門、輪轉、還原;踩中間被過底線一樣也可以關門、輪轉、還原。說到底,都只是設定的不同而已,並不是原則的不同。關於設定的東西,可大可小,大至討論盯人多一點還是區域多一點的問題,小至防守時轉換方向的腳步要做一個內旋再換邊、還是直接換邊。但無論如何,這些設定,只要跟原本的大原則不要自相抵觸,可以順利的操作下去,完整的運作而不矛盾,然後帶來某種功效(當然也得同時承擔某些風險),就是一個好的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