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粗暴,公鹿體系有機會把勇士拉下馬嗎?

儘管貴為聯盟第一,但卻鮮少在今年有話題性的公鹿會是阻礙勇士三連霸的隊伍嗎?這個問題是許多人心中今年最大的困惑,而答案或許也即將揭曉了。

當火箭汲汲營營希望能用Daryl Morey那套魔球理論,試圖成為這三年中唯一有能力阻擋勇士的球隊時,但他們卻缺少一支冠軍球隊必須擁有的「創意」。就如同春少大在下文中所說,火箭確實是走在時代尖端,卻也落入了不變的窠臼。在這裡個人就不多作解釋,有興趣的人可以直接點擊文章探究。

火箭走在時代前端的戰術,卻讓比賽不再有趣

然而密爾瓦基卻不同,Mike Budenholzer在做的並非單純只是想找到擊敗勇士的秘密,更多則是將公鹿打造成一支勇士必須想辦法打倒的球隊。

上述這段話或許有些抽象,那我們用實際一點的案例來替代好了。由於Kevin Durant的加盟,騎士前兩年唯一能做的就是試圖汰換LeBron James體系中的零件。我們先不論誰要不要投球的問題*註一,克里夫蘭在做的事真的能夠對抗一支73勝+MVP的球隊嗎?

請繼續往下閱讀

顯然以結果來說答案是錯的,也許我們能將輾壓東區實力的功勞歸於James一人,但這也說明了這套我們俗稱的LBJ體系再怎麼實力強勁,終究也只是支體系不夠健全的球隊。且高層在做的也只是試圖降低勇士的傷害,教練團沒有找到除了James之外的武器。在這個情況下,勇士並非需要找到打敗騎士的答案,而是等待騎士要怎麼出招再隨機應變即可。

那麼問題來了,何謂健全又什麼是不健全體系的球隊呢?

簡單來說,今年西區第二輪那支少了KD與DeMarcus Cousins的勇士,依然能夠至今無敗的球隊就是健全的。因為這是一支建立在一套有效率,且有能力在缺少任何一人都能應付各種狀況的球隊,當重要零件在掉落後,仍然能夠維持原有功能的體系,正是支冠軍球隊應有的樣貌。當然,在這兩名球星尚未缺席的狀態下,球隊戰力無法銜接與大量依賴單打是不是健全的就見仁見智了。

反之,如雷霆這種體系就是不健全的案例。奧克拉荷馬於例行賽並未建立一套完整系統,且過於依賴雙星的問題在四場敗戰中遭波特蘭無限放大。一旦Paul George或Russell Westbrook其中一人狀況不佳,球隊便整體直接崩盤的內容在季後賽中嶄露無遺。縱使這兩者的單打能力本就有可能會凌駕於體系之上,但他們從未建立一套能夠對應任何狀況,而是選擇讓雙星處理所有麻煩的依賴型症狀治標系統,正是讓他們無法於季後賽走遠的痼疾。

請繼續往下閱讀



(via:Zimbio)

前面講這麼多,重點還是在於公鹿的體系究竟是怎麼回事。就如標題所說:簡單及粗暴正是Budenholzer為球隊系統所下的註解。

勇士開創了大三分時代,使現代籃球逐漸向外圍攻擊為主戰場靠攏,但要如何將這門武學用得精卻又是另一番學問了。縱然奧克蘭為三分雨勢的發源地,不過事實上本季衛冕軍的三分總出手卻僅僅排在第八名的位置,距離火箭整季有將近900顆的距離。

儘管勇士相較火箭之下投得少,然而關鍵卻在於投得準。2018-19球季中,勇士外線總出手落後了7支球隊,可是總命中數上卻只有兩支球隊勝過自己,第一是火箭,第二即為公鹿。

顯然火箭用較多的火候去鍛造了一把看似精準,卻又充斥著明顯缺陷的劍。休士頓在例行賽中每場比賽場均有高達22.4次的單打,第二名的雷霆被遙遠甩在後僅有10.5次,公鹿第三9.6次,勇士雖然有個KD高單打的印象卻也不過7.1次而已。

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何上面會說火箭是一把充斥明顯缺陷的劍?理由在於,火箭的巨量外線是建立在球員個人長時間單打之下所獲得的結果。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很自然解讀成除單打球員本身之外,其他球員在場上的功能便會過度單一化。再對應前面所提的武學說,火箭似乎只學到武功卻沒有得到精隨。

根據最終兵敗金州的樣貌來說,沉悶單一化的比賽內容,與沒能有除Chris Paul跟James Harden的球員有能力站出來絕對是問題點所在。

火箭的輸球絕非偶然,因為他們所認定有辦法擊潰衛冕軍的方法,單打和三分,前者被限制住,後者也沒有對面來得精準。就像奧克蘭運動家一樣,在大數據之下雖造就一支看似走在潮流尖端又強大的隊伍,然而若碰上一些非數據所能計量出的賽場效應後,故事結局依舊只能以失敗者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