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勁、吶喊、犧牲:一場你不能不看的例行賽

轉播

當麥克·布林(Mike Breen)在ESPN的全國轉播時,發出了不下三次堪比2016年2月27日那天,隨著柯瑞(Stephen Curry)震響世界的絕殺而生的「BANG! BANG! OH WHAT A SHOT FROM CURRY!」的高分貝吶喊時,你會知道這比賽是一場現象級的表演。上一次有印象聽到布林如此,是在泡泡圈中、東契奇(Luka Doncic)投進絕殺三分的時候了。





實際上今晚布林這樣的激昂,也並不完全是在讚頌於波士頓的花園球場內,投進了11顆三分球的柯瑞先生。還有正在打出生涯最佳表現,在這場球賽中施以各種進攻手段,展現另一個主宰力層級的、22歲的塔圖姆(Jayson Tatum),以及投進關鍵三分的沃克(Kemba Walker)。

請繼續往下閱讀






勇士和塞爾提克在整個下半場,分別以柯瑞和塔圖姆為首,不斷來回交火,直至賽末的蜂鳴聲響起。布林說,今晚在花園球場內的、為數不多的兩千名球迷,感覺起來像兩萬人。





機會

最令人動容的便是,當柯瑞在第四節剩下6分50秒時,因為一個帶球切入的動作拐到腳踝,對傷兵滿營的勇士和其球迷來說無疑是恐懼的一刻,但他還是站起來繼續打完,以及5分50秒時,安德森(Juan Toscano-Anderson)為了一顆將要出界的球,不惜飛上轉播台也要把球點回場上(而且柯瑞還把那顆球投進了)。這些在在都是職業運動最美好、高尚,且最激勵人心的時刻。



這也讓布林的轉播搭檔,范甘迪(Jeff Van Gundy)和傑克森(Mark Jackson)在賽後詮釋,不斷地說“WHAT A BALL GAME”。連ESPN的官方推特小編,也寫下”One of the games of the year.”(年度最佳比賽之一)來為這場交戰作結。他們所指的絕非只是球星飆分,和那些砍進關鍵球的環節而已。





對於領著雙向合約的安德森而言,即使一直抱持著「這可能隨時是在NBA的最後一次機會」的心態打著球,卻以近期的表現向Bleacher Report證明他不只是「柯瑞的隊友」#註1。這讓我想起了近期在Netflix上《最後機會大學》影集中的海勒(Deshaun Highler)、漢普頓(Joe Hampton)在東洛杉磯大學,與一群社會底層的年輕人為了向上爬、共同掙取往更高層級聯盟打球機會的故事。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頂尖的商業聯盟裡只有最頂尖的那幾人,可以以拓展事業版圖為目標而打球,抑或像柯瑞夫婦一樣發起慈善的送餐活動,拯救上百萬人的生計之類。但那也只是為數不多的偉大。多少像安德森這樣的球員,也許只是在求一個長穩的機會而已,在後疫情時代的今日,這樣的機會在職籃,更是得來不易的珍貴。







不可否認地,職業運動聯盟往往有它在資本主義裡現實殘酷、世俗功利,或非得犧牲去扮演一個什麼角色的時刻,是多數只見球賽表象(甚或只是Box Score)的人類所無法見得的面向。但也許、也許,你一生只需要完完整整看一場像今晚這樣的球賽,對職業籃球的感悟及認知就會往另一個維度去。





我能逐漸理解以前所不能認同的東西:比如總有些只看Box Score後,就在球員的社群媒體底下大喊「交易他」的球迷,是因為他們有自己的生活要顧,球賽對於他們並非如此重要。不過想想,是那些被喊著交易的人的人生比較淒涼,還是那些為了抒發情緒而胡言亂語的人比較可悲呢?



也許利拉德(Damian Lillard)並不知道,那些口口聲聲說愛他的球迷,可能有半數都是只看精華和數字的人吧。#註2





不過不管。愛是愛,愛也總是有分程度的。



註1:一次安德森的跨場長傳給了柯瑞以後,他隨即比出三分投進的慶祝手勢後,馬上回防,上了社群媒體的精華,註解是這麼說的『“Steph’s teammate” knew it was cash!』

註2:利拉德曾在推特上諷刺只看Box Score的球迷。





就算這不是NBA本年度唯一的最佳比賽,也絕對是對本年度的金州勇士而言,最令人動容的一場,即使他們並沒有以球迷希望的方式收下這場比賽。接下來,還有一哩路要走,隨著安德森的傷退,加上懷斯曼、帕斯卡、烏布雷的傷,以及最關鍵的引擎柯瑞的潛在疼痛,都將會是這最後一段路金州勇士的憂慮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