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成功,我決定:從Kevin Durant的「選擇」看NBA新世代的三大現象

這篇文章,寫給所有喜愛KD、怨恨KD,甚至是完全不了解KD的你。



“This is what you came here for!!” – Stephen Curry對著Kevin Durant振臂疾呼。



總冠軍第五戰賽後,Stephen Curry 和 Kevin Durant 在賽場上感動相擁。這是KD的生涯首冠,對他來說意義非凡,因為他終於擊敗了那個,打從加入聯盟以來,就一直仰望的那個對手,LeBron James。

更重要的是,在加入勇士的這一年間,KD走過了重重困難,打破了那些不堪入目的網路霸凌,甚至嘗試擁抱所有的批評。



最後,他完成了8歲的自己許下的心願,成為了NBA的總冠軍。



他一路走來哪裡困難?在勇士就是一直贏啊!

也不過就是從一個舒適圈,跳到另一個更舒適的地方而已吧?

他選擇了對他來說最簡單的一條路,哪裡困難了?

更何況他還因傷缺席了20多場比賽呢,這算什麼?



這就是KD一年走來,所接收的那些批評的模式。



批評他是懦夫、說他軟弱、說他背叛了一整座城市對他的期待,說他失去了以前值得的尊敬。無非是只看見他在賽場上的勝負、只看見他在鎂光燈下榮光煥發的模樣,卻沒有看見他打從加入勇士以後,為了激發自己真正的潛能、為了球隊的體系而付出的,所有努力的汗水。

請繼續往下閱讀

Ads by



還有,為了忍受那些無稽的批評而流下的淚水。



這些忍氣吞聲的時光,是在你們都看不見的地方度過的。







2016年7月4日,KD以自由球員的身分,宣布加盟金州勇士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現在,他到底經歷了哪些?

我們可以從KD的故事裡學習到什麼?又或者是,可以從KD的決定,看出NBA新世代的哪些改變與不變呢?



以下三點是我所見:



一、社群媒體霸凌的威力更甚



身為一名NBA球員,甚或是所謂的「指標性球星」,他們的一言一行被放大檢視,都是很正常的,會遭受批評也不奇怪,但不代表他們就應該欣然接受那些,對他們的人格有所誣陷的言論。然而近五年來,在日漸興盛的社群媒體中,這樣的言論滿街都是,在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



我們應該學習的從來就不是隨波逐流,或是人家批評什麼,你就認為他是什麼樣的人。



NBA裡有500多名球員,不論是角色球員,或是指標球星,他們所能到達的高度會是來自天賦和所付出的努力(撇除意外的傷病),從來就不會因為一些素未謀面的批評,而提升或拉低他們的自我價值。

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來就不會。



然而對這些球星而言,學會面對或忽視這些荒誕的言論,卻變成了成長必經的過程。對他們來說,這會是一段辛苦的歷程,因為無論他們做出了哪些為自己而考量的決定,總是會有人不支持而唱衰;甚至會有人因為那些決定,而將你的人格以偏概全。



Kevin是一個都很棒的、慷慨的人。他也是一個,相信天性良善的人。這就是Kevin的為人。所以當他決定要來到金州的那一刻,我聽到那些來自奧克拉荷馬城對他的批評,一開始是很難接受的。因為他們根本不懂他。- Wanda Durant, Kevin’s mom



我想,在這個新媒體時代,「媒體識讀」能力更顯重要了,但是為了要讓那些無稽的haters閉嘴,KD選擇用汗水和努力來證明,並且奪下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