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與義,值千金?IT告別信揭露的道德難題

今年暑假有別於過往,勁爆的議題不是在七月初上演,除了Gordon Hayward轉隊塞爾提克的抉擇過程掀起了一波話題以外,最吸引人的戲碼反而是前後的幾場大戲:Jimmy Butler在選秀會當天被交易到灰狼已經算是最平靜的劇情,Chris Paul沒有預期進入市場,反而提早一步投奔休士頓;Paul George在被爆出和球團攤牌後,歷經各隊對溜馬的各種搶劫提案,最終由去年才失去Kevin Durant的雷霆拿下,但他和Russell Westbrook兩人一直傳出對湖人情有獨鍾,明年暑假還有好戲看;Lebron James約滿後的動向依舊惹人猜疑,也直接造成原本的騎士少主Kyrie Irving向球團要求交易,堪稱是今年暑假的壓軸大戲。

請繼續往下閱讀








(由來只見新人笑,Irving和Hayward的加盟記者會。)





時至八月底,這場戲還沒有要落幕的意思。騎士最終找到的交易對象是他們在東區的最大勁敵波士頓塞爾提克,而換得的球員包含了Isaiah Thomas、Jae Crowder、Ante Zizic以及各隊垂涎已久的籃網隊明年第一輪選秀權。





有鑑於站上已經有許多好文,諸如老溫、春少和arenasis等優秀作者已經撰文分享,這篇文章沒有要討論交易本身,而是著眼於這次事件背後所引發的議題。事實上,從Irving要求交易迄今,有太多東西可以討論,熱議的程度恐怕和交易本身相比也不相上下。而今日Thomas所寫下給波士頓的道別信”This is for Boston”,更是將許多議題直接拋上台面。





自古以來,「交易」原本是球隊單方面的權利,將球員的契約轉移給另外一支球隊,在契約條件沒有改變的情況下,球員只能乖乖地聽命行事。不過這樣的情況在近代有了改變,最晚從2011年Carmelo Anthony交易到尼克開始,大牌球員有了更多主動權,即使還沒成為自由球員,也能透過各種方式和球隊「溝通」,施壓球團將自己送到想要去的地方。

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年Anthony空降紐約也是鬧得滿城風雨。)





最常見的是透過公開的不續約喊話,同時宣告「如果得到我的不是XX隊,約滿後我不會留下」這類的言論,讓母隊受制於球員變成空氣的壓力,而其他球隊也同樣不敢付出太多籌碼,最終多半只能半推半就地讓球員得償所願。除了Anthony之外,後來的Dwight Howard、今年的George和Paul都是用類似的手法來選擇下家——當然作法有所不同,暗示和明講還是有些差別——雖然塞爾提克並不是Irving一開始所提出的四隊之中,不過他隨即也補充想要和Hayward以及Brad Stevens教練並肩作戰,某種程度上也滿足了需求。





從現實的角度來看,勞資協議一直都保障母隊能夠給出的薪資額度比其他隊多上不少,因此對於呼風喚雨的明星球員來說,透過交易轉隊比起用自由球員身份簽約划算多了。另外,現代球員間的關係、經紀團隊和贊助商的勢力和昔日大不相同,能夠和球團談判的籌碼也多上許多,合約價碼可能也不再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球隊競爭力、市場大小和球隊文化甚至隊友教練等同樣舉足輕重,總結來說,大牌球員的需求越來越難滿足,而他們說話的份量越來越大聲,也不會吝於表達自己的想法,甚至左右球隊運作的方式。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麼做有沒有越線,確實引起熱議。理論上來說,只要球員在場上還是盡力打球,並沒有以擺爛作為要求交易的手段,那麼場下的角力似乎不該怪罪球員方,套句球團常說的話「在商言商」,不是嗎?





這正是這筆交易另一個爭議點,塞爾提克送出了Thomas。對,他和Irving同一個位置而且天賦略遜,他有明顯的身高和防守缺陷(現在又加上了傷勢疑慮),同時明年約滿之後續約問題很令人頭痛,理性來說作為交易籌碼的主菜無可厚非。但他是兩年來塞爾提克的靈魂,屢屢用鬥志、拚勁和關鍵時刻的表現引領全隊,在季後賽遭逢喪妹大慟後依舊忍痛向前,兩季以來為球隊招募自由球員不遺餘力,這樣的球員在為了整座城市如此付出後被送走確實令人心寒。再看看過往的Paul Pierce、Dwyane Wade等人在年華老去後的遭遇,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又怎能怪LeBron James、Kevin Durant和Hayward要在盛年時為自己多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