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場的 Paul George 沒有噓聲!快艇如何出招封鎖 Mitchell?

扳回一城還是 0-3 落後絕境?爵士、快艇系列第三戰,最終在 Kawhi Leonard 與 Paul George 雙雙得分突破 30 分之下,快艇成功取下第一勝,一度領先至 30 分,更藉由防守把主導權重新拿回來。

在 Game 2 的下半場,快艇曾一度落後到 20 分,總教練 Ty Lue 找到的解方是區域防守,本場在第一節就立即生效,Donovan Mitchell 生涯第一次發生首節 0 得分。快艇讓 Leonard、 Patrick Beverley 盡可能一對一貼緊 Mitchell,碰到 Rudy Gobert 掩護直接放走,就交給後方區域防守的隊友,改以兩人上前啟動包夾,理想情況是倉促傳球發生失誤,最糟頂多是 Mitchell 的一對一單打。上半場 Leonard 更是明顯把精力放在防守端,藉由快速補防、阻斷傳球路徑,屢屢創造反擊機會。

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然 Mitchell 並沒有這麼容易防守,第二節開始提早發動進攻,找到了 Leonard、George 以外的進攻人選,連續幾顆不合理的三分球緊咬比分,進入第三節再上演高難度切入,單場依舊是 30 分,但爵士進攻品質是直線下滑,傳球路徑變得歪斜、Mitchell 得大量一對一單打。雖然爵士仍以 43.2% 的命中率投進 19 顆,數量與準度依舊驚人,卻充斥許多勉強的出手,且集中於 Mitchell、Jordan Clarkson 以及 Joe Ingles 等三人,Bojan Bogdanovic 這場 10 投僅 2 中,讓快艇鬆了一口氣。

快艇非常清楚,他們除了 Leonard 與 Beverley 以外,沒有人能一對一守死 Mitchell,他各種假動作與超快的出手,總是能一記外線懲罰防守者的瞬間失誤。快艇減少的是不讓 Gobert 替 Mitchell 製造空間,孤立爵士的進攻核心,即便上述兩位球員未能對到他,仍有 Marcus Morris Sr.、Nicolas Batum、George 能以高度多少影響出手,最糟最糟讓 Reggie Jackson 去防守,也比在 Ivica Zubac 被抓出來打來得更好。

請繼續往下閱讀

Mitchell 的傳球能力已經不算差了,面對包夾都還是能找到隊友,只是現在快艇的時機掌握地更準,短時間內的經驗差距仍無法彌補,讓現在的爵士變得有點像單核運轉球隊,Ingles 仍是只能兼任控球, 少了 Mike Conley 的組織輔助,快艇得以把最難守的 Gobert 擋在進攻外,以換防隨時緊貼,更擅長從弱側突襲長人抄球,讓爵士無法發揮 Gobert 在掩護與高度的優勢。

這一場 Ty Lue 也調整輪替,再度把 Zubac 放回板凳打小球陣容,沒有再啟用 DeMarcus Cousins,暗示接下來可能會是一路小陣容打到底的決心,Batum 作為 Serge Ibaka 的替代,把 Rudy Gobert 拉出三分線,本場的傳導、跑位撕裂了爵士防線,替快艇的進攻帶來活水。

快艇還大膽在下半場捨棄 Morris Sr.,取得代之的是 Terance Mann 與 Luke Kennard,兩者攻防綜合度或許不如 Morris Sr.,前者卻能跟上 Mitchell 的切入速度,後者可以把球投進。Kennard 的問題仍是防守端,在體能與意識的不足,讓爵士下半場的進攻一度有起色,最終定勝負的卻仍交回球星戰。

請繼續往下閱讀

Paul George 繳出本季季後賽代表作,上半場 20 分、全場 31 分,只有 2 次罰球卻以夠精準的外線不斷狙擊, Kawhi Leonard 在下半場轉為進攻型態全場 34 分,藉由 Batum 擔任小球中鋒,快艇能製造 Leonard 與 George 一對一單打 Gobert 的局面,在中距離亦能瞄準爵士機動性較差的鋒線,總算打出快艇想要的進攻局面。

這場比賽展現快艇的板凳深度,他們是少數有本錢不斷變陣、修改輪替的球隊,不必把勝負賭在 Morris Sr. 過去三場 16 投僅 1 中的三分線命中率,也無需堅持使用 Zubac 作為先發中鋒,Ty Lue 再度花了兩場敗戰,找到這系列最合適的陣容,接下來就是貫徹防守策略,試圖維持雙星在進攻端的穩定度,爵士目前的進攻仍處於高檔,一定下修的空間,而 Mitchell 也可能在未來某一戰失常,因此 Conley 能否上場維穩,相信是接下來整個系列最大的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