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s vs T1 : 台灣職籃你選哪一邊 (4)

近期的季外新聞一樣火熱,包含了原富邦勇士小前鋒郭少傑轉投新竹攻城獅,師大控衛陳又瑋表示將會投入”職業籃球選秀”,以及台啤黃泓瀚、簡祐哲宣布離隊,九太/ 海神于煥亞會同制服組代表球隊線上遠距開訓等,另有尚未經球團獲當事人證實的幾項馬路消息,如新北中信欲以500萬台幣加上5年合約網羅世新阿巴西、簡浩可能轉投新北國王,以及台中太陽神(呃)預估將會網羅台中鄉親蘇奕晉等…


Plus vs T1 : 台灣職籃你選哪一邊
經營事業也像經營球隊,找對人,做對事,產生1+1>2的化學效益



3D屬性的郭少傑可望提升攻城獅的鋒線實力
(圖片來源 : 新竹攻城獅臉書粉絲頁)




師大場上指揮官陳又瑋究竟將花落誰家,用哪一個聯盟,哪一種選秀制度呢?

請繼續往下閱讀



自由球員市場的活絡是職業運動蓬勃發展的風向球,球員與球隊的重新洗牌能夠帶給球迷新鮮感與一探究竟的新動力,但在兩個職業籃球聯盟仙拚仙,還要加上一個不知道明年剩幾隊比賽的SBL的同時,應屆畢業生是選秀還是不選秀?要怎麼選?為什麼要選?又成了一個新的問題點。




為了安全距離,今年若要辦選秀大概也得搞虛擬,是不是應該發給新秀一人一台HTC VIVE感受一下唱名上台的臨場感… 一生一次錯過不再呀…



運動視界啪EP.49 Podcast已經告訴我們,選秀不是職業運動的必備條件,直接複製NBA現行的制度貼上也未必就是最佳解,當然也有協會方面想要三個聯盟綁一起做串燒,但看起來這三個聯盟也都有各自的打算,筆者個人的看法是這樣的:

T1:先搶,搶不贏再來選
P+:必須要選,選完自己的,如果有公辦的選秀會,要加碼再去選
SBL:呃,先確定還有幾支球隊打好嗎…



道理也簡單,T1要搶占市場,還是要先從球隊陣容和比賽內容著手,因此企業主只要口袋深、籌碼夠,現在就沒有什麼好遲疑的,新秀或自由球員搶得到多少個就多少個,不然也至少要能搶到具有指標性的新秀或即戰力的自由球員,才能有效創造話題,聚焦球迷目光,第一年球季總之先看聯盟實際可以創造多少營收,能不能和PLG平起平坐或甚至超越,確定既有的球隊都有要(能)打第二年,後面的事情再來討論吧。

請繼續往下閱讀



PLG在經過了成功的第一年,又獲得了兩支新軍的加盟,必須要考慮 “平衡實力” 與 “可長可久” 的運作機制,不考慮疫情異常封館的前提下,球隊成功打入季後賽或冠軍賽可說是名利雙收,賺到曝光又有實質的票房收入,因此球團只要在規則內積極提升球隊戰力,前段強隊獲得季後賽/ 冠軍賽票房的實質獎賞,但制度也要能保障後段球隊有較高的機率抽到相對物美價廉的新秀,使各隊的戰力透過制度達到長期平衡,球賽常保競爭張力有助於長期票房穩定,要趨於完善避免單一球隊豪門化/ 宇宙化,則視情況設定總薪資上限及豪華稅等制度配套,這一套遊戲規則相信大家在NBA/ MLB也都看得很習慣了,建立一套可以持續運作的選秀/ 球隊戰力平衡機制,讓新球隊、老球隊看得到一套可供遵循的長線經營模式,是PLG休賽季的重要課程,因此辦好PLG的首季選秀,是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SBL在兩大職業聯盟各張旗鼓的壓縮下,若要打第19季,體育署及縣市政府還願意補助多少金額? 新秀入隊能再打多少年?是否仍有選秀的必要,辦了有什麼樣的新秀來參加徵選,都還是一個疑問,透過籃協公開的收支明細,可見2019年體育署補助金額加碼達2千9百萬(扣除夢想家主場行銷費用),2018年則為9百萬,而轉播權利金近兩季的金額,筆者手上沒有直接的數據,但透過台灣採購公報網,可以查到第18季轉播公開招標的金額為8百萬,相比SBL巔峰時期平均2千萬當然有一定差距,也未必是確切的實際數字,但至少SBL的招牌仍有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