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籃開啟搶人大戰了嗎?球隊多一定好嗎?運動員只能做職業球員一條路?

這周我們要談的主題是,職籃開啟搶人大戰了嗎?球隊多一定好嗎?運動員只能做職業球員一條路?邀請大家每周能夠上線跟我們聊聊,以下也幫大家簡單整理當天大會討論內容。

【15分鐘短講】

前言-進入到六月份,NBA季後賽正如火如荼的進行當中,雖然台灣的職業籃球賽季已經結束,而整個環境又籠罩在疫情當中,但籃壇的話題熱度卻絲毫不減,那就是台灣籃球即將進入到一個全新的世代,也就是P. League+、SBL、新職籃T1 League將同時存在與競爭,甚至號稱將在這座島嶼上同時有15支高等級球隊的規模,綜觀各大社群平台,不外乎就是在討論兩個問題:

1.球隊多對台灣籃球真的有幫助嗎?

2.會不會重蹈覆轍當年台灣棒球兩聯盟惡鬥的光景?

請繼續往下閱讀


正反雙方各有其道理,但我想針對台灣籃球的未來,這個議題我們卻應該先冷靜下來,從幾個不同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一、會不會超出台灣籃球市場供給與需求能力?

我想這個問題是一個理性的問題,許多人都會以過去的經驗來佐證台灣的市場絕對沒辦法容納這麼多支球隊,而且都可以拿出進場人數、周邊商品消費等等資料來支撐其論點,我個人並沒有反對的意思,但我想先跳出這個邏輯來談運動產業。

對台灣來說,運動產業的事實就是它是一個拓荒產業,前雖然有古人,卻不一定能夠定義來者,舉一個例子,看棒球超過十到十五年的球迷應該都知道中華職棒過去的樣子?球團經營球隊像在做良心事業,只求建立善良社會形象還要球員共體時艱,誰都沒有想到Lamigo桃猿開始在行銷以及球場經營做出改變就帶出爆炸性的成長,不敢說現在職棒球團都大賺特賺,但相比過去,誰能夠料想的到呢?改用籃球的例子,去年陳建州成立P. League+時,他在公開場合分享籃球圈幾乎所有人都跟他說台灣籃球沒有市場,不可能現在做到職業化,但一個球季過去了,具陳建州本人證實,四支球隊,已經有兩支不只打平甚至已經賺錢,所以,我們還要斬釘截鐵的下一個定論嗎?

二、良性競爭還是惡性競爭?

請繼續往下閱讀

「球迷就是市場,聯盟的發展,得由市場決定。」,職業聯盟的收益最終來自於消費者的門票或周邊的商品,消費者將會是這個產業的關鍵決定因素,而這個水流會帶著產業往前走,以SBL為例,市場機制就逼迫各球團、企業必須看清現實,因為消費者消費他們所推出來的商品,自然要面對到轉型或是消失的十字路口。

現在不論三個聯盟如何發展,最終要較量的還是誰能夠爭取到消費者的心,自然在這樣的消長下,台灣籃球會被磨塑,不管是良性還是惡性,好或壞,都是產業的洗禮。

往正向的方向想,能不能期待另一個職籃新聯盟的誕生,跟P. League+各自努力,創造話題,當然,現實面來說,球員實力和能力、數量,能不能支撐如此快速擴張球隊,台灣教練人才夠不夠水平,籃球市場產業是不是能支持各職業球隊大量投資,都值得持續觀察。

三、運動員如何面對環境,提早預備職涯轉換

面對現在的體育產業環境,我想大家最關心的還是我們的選手以及教練們,運動的生涯有限,在討論體育環境的同時,就必需討論運動人的生涯規劃。

其實試想一下就知道,如果一支職業球隊成立的同時,他就起碼就能提供五十個工作機會(制服組、行銷人員、球員、教練等等……),而廣義來談運動產業更是包羅萬象,可以跨及管理、行銷、媒體、醫藥、成衣,還有太多太多,也因此,運動人不只是有選手的選擇,斜槓以及培養多元能力都將成為投入運動產業的一大利器。

請繼續往下閱讀

四、運動人的社會價值在那裡?

談到運動人多元化發展,許多人會提到說,大家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時間以及體力有限,需要怎麼選擇以及對焦呢?

我想,最關鍵的在於體育人如何定義自己的社會價值。而我相信產業中的每一個人都可以發揮價值,先能自我定位才能勇敢跳脫框架!舉一個我親身的經驗,我曾經在校外體育系開設一個品格籃球隊的專案。在這個過程的期間,我接觸到了一個能仁小隊的高中學生,我發現他對於自己非常沒有自信,在關心之下才發現因為現在台灣體育的價值以及環境,他認為自己是一個失敗者。對他來說,沒有拿到HBL的球衣就是人生失敗的標籤,以至於他找不到自己的價值。因此他把他的情緒也帶到了家庭、課業當中,生活一團糟,但在認識他的過程中,我發現他對於媒體視覺設計有興趣,在輔導他的過程當中,我常鼓勵他多方的去嘗試、不要只用體育上的成敗來定義自己的價值。慢慢的他不再看自己是一個失敗者,因為他看見除了在運動領域中作球員還有其他可能性,而他現在也正在就讀大學媒體傳達設計系,籃球也持續與他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