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化,真的是挽救台灣籃球環境的解答嗎?

身為一個從小到大的籃球迷,從SBL看到HBL、UBA、JHBL甚至是少年籃球,近年來投注在學生籃球的資源與日俱增,關注度和進場觀看的人數也在持續上升,但是身為目前國內籃球最高層級SBL卻面臨球迷大量流失的窘境,SBL在這幾個球季也嘗試了許多方法來改善這樣的問題,包括主場週和雙洋將等等,無疑都是為了吸引更多的觀眾,但是還是沒有辦法成功救回慘澹的票房。在這個修賽期,聯盟也終於確定要把討論許久的職業化正式推行。但是台灣籃球真的需要職業化嗎?

職業化的推行在一開始就被達欣的退出投下了一顆震撼彈,其次金酒也跟進表示不會繼續冠名,身為一個球迷當然希望可以繼續看到這些球隊繼續在場上拚戰,但誰願意跟錢過不去呢?經營SBL球團大多虧本已經是大家都知道的,職業化球團勢必要付出更多的資源、資金和人力,而台灣的市場就是有限也是不爭的事實,職業化隊球團來說就是要承擔更大的虧損,如果我是老闆,即使我喜歡籃球也沒有辦法配合,資源投進去,觀眾不進來,怎麼發大財?

請繼續往下閱讀


SBL是個商業組織,跟學生聯賽在本質上就是完全不一樣的,但為甚麼學生籃球這樣吸引人就是因為它的本質很單純,球員展現出來的熱血拚戰的精神、那種彷彿沒有明天的拚勁打動球迷。在討論職業化的問題之前,是不是應該先問問我們看到的職業籃球是否”變質”?球迷不是傻子,如果球團或是整個聯盟都只為了營利,而忽略了籃球的競技精神,球迷自然不會買帳,反之,如果球員和球團都是為了拚出一場勝利、一次的冠軍,為了每一顆球做所有的努力,球迷看到了這樣的拚勁,即使沒有職業化的聯盟,我相信喜愛籃球的人也會願意進場支持這些球隊和球員,如同當年的”俠獸對決”總是擠進爆滿的觀眾那樣。

既然職業化已經確定,那麼也只能祝福這樣的刺激真的能夠為台灣的籃球環境注入一股新的力量,也期待有朝一日能夠再看到爆滿的球迷齊聚在球場內為了支持的球隊每一次的表現大聲歡呼,為了每一個精彩好球讚嘆,為場上每一個球員拚勁給予最大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