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場上的「微美」藝術───卡位

季後賽已經如火如荼地展開了,不知道大家所支持的球隊是回家放暑假還是仍然在其中奮戰呢?前幾天最大的新聞大概就是拓荒者的Kanter與金塊隊Murray因為前者撞到後者的隊友——Torrey Craig所引發的衝突。看了回放之後才發現原來是Jokic推了Kanter才導致這樣的衝突產生,但今天不是要聊這個,而是要聚焦在「卡位」這件事情上,而卡位正是比賽中比起投籃、切入、運球還要不起眼,卻是賽場上非常重要的技術。

“Oh! They no box out!”

“Box out! Box out!”

大家在看轉播的時候(如果大家是看英文轉播),有出現爭搶籃板的畫面時,主播和教練都會出現“Box Out”這個詞彙。其實很多不少教練都很強調卡位的重要性,但隨著NBA比賽節奏的加快,激烈卡位的畫面已經較少出現在畫面中。

請繼續往下閱讀


投籃、切入、運球在球場上都是能夠吸引眾人眼球的技術,無論是球迷或是主播都會冠上華麗的形容詞,如:旱地拔蔥、風馳電掣、行雲流水等等,但很少人會讚賞卡位的好。

雖說卡位的技術在大多數看球的人眼中只是戰術運轉的一環,但是在NBA球探眼中,那也是評斷一個球員價值的基準,所以時常會在球探報告上看到:

「具備良好的卡位意識,對於籃板落點掌握度高。」

「具備良好的擋拆質量,在空手掩護上也能為隊友創造良好的出手空間。」

「卡位意識較差,現階段只依賴體能在爭搶籃板,擋拆掩護質量低,跟進意識稍弱。」

上述這些都是球探在觀察NCAA的新秀時會出現的描述,可見卡位的技術雖然比起投籃等技術著墨較少,但它的重要性在戰術體系更加複雜的NBA中是所有球隊都極度重視的一部份。

底下我們先從卡位的定義著手。

卡位的名詞定義:籃球等多人球類運動或其它遊戲競技中對對手進行空間阻擋、攔截的動作或方法。

卡位在實際籃球比賽上有常見的有三種(英文的術語不一樣,只是台灣習慣上會統稱,PK我在這邊算是廣義的歸類成同一類)

1.籃下卡位

2.擋拆掩護

3.空手掩護

請繼續往下閱讀



籃下卡位

如果說在球場上拉開的一對一單打像是西部牛仔的槍法對決,那麼禁區的卡位爭搶絕對是一場拳拳到肉的格鬥比賽。

相信大家絕對看過這樣一種情景:禁區球員們手臂互相糾纏在一塊,一同望向那停滯在籃框上空的橘色小球。


(Sports Illustrated/Andrew D. Bernstein/Getty Images)


同樣互相較勁的卡位拚搶籃板也是能瞬間點燃觀眾熱情的一項藝術呢!




從影片中可以看到搶籃板是多麼的熱血,只要卡位一個不確實就可能成為進攻籃板者的最佳背景。雖然落點、體能都很重要,但要最保險想搶到籃板的方式是就是卡出一個漂亮的位置,剩下的就是真男人的對決啦!(連Curry都可以搶贏魔獸喔!)



擋拆掩護

相信有打球的朋友一定很常會聽到一句話:「去幫他卡一個!」這裡的「卡一個」指的就是擋拆掩護啦!


(Sports illustrated/Nathaniel S. Butler/NBAE/Getty Images)
NBA近年來對於規則有稍微做一些更改,所以可以看到很多後衛其實在繞過擋人掩護的時候是相當辛苦的,但是只要擋的紮實絕對持球者最好的後盾與進攻利器,像是Stockton與Malone、Nash與Stoudemire都是NBA史上數一數二的擋拆雙人組喔!




雖然說Tony Allen真的是一個防守悍將,但在影片中可以看到無論是空手掩護或是基本的雙人擋拆只要掩護質量不夠,就會被他輕易地突破並重新對位到,最後失誤收場。戰術就像是精密的機械而卡位就是機械裡的零件,要是零件稍有疏漏或瑕疵,肯定會影響戰術執行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