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火變陣的希望所在

在連續輸掉季後賽前兩戰,尤其第二戰遭到公鹿的三分砲火血洗之後,熱火的季後賽旅程是真的相當不樂觀。如果我們仔細分析細節,兩相比較之下第二戰反而是比較不需要煩惱的,因為就是對手火力全開,真正讓人頭大的是我們連第一戰那種狀況都拿不下來。



關於公鹿本季所作的準備以及如何應對熱火的防守部分,本站的作者追追熊和滷蛋都已經有相關的文章作介紹,筆者這邊就不多加敘述了。本篇文章所要敘述的主要是熱火現在在面對公鹿在對位上所會碰到的問題。



承接上一篇季後賽開賽前的分析,我們繼續討論熱火現在的隊型碰到公鹿所遇到的麻煩。在進入正文之前,筆者要先承認本身一直是大球概念的信仰者,小球作戰在太陽發揚光大後的確也由勇士以4年3冠的成績證明可行性,不過在筆者眼裡,那比較像是根據球員的技術特點雖然在某幾個位置犧牲掉身高與身材,但是在其他的位置彌補回來。說到這,一定有很多人會說誰不知道籃球終究是身材占了一個非常大成功關鍵的運動,但是筆者會說,我們熱火的教練Spoelstra看起來還真的到現在才知道。

請繼續往下閱讀




熱火現在碰到的麻煩是首先後場防守存在不只一個大洞,Nunn受限於身高,並無法提供給其餘三人(Dragic、Herro和Robinson)更高品質的防守,而這導致了一個結果就是儘管熱火在多次交鋒時發現必須讓Butler從前場就開始針對Holiday作壓迫防守,但是Holiday仍然可以選擇給Middleton單打Robinson,或是直接把球交給Antetokounmpo讓他去一對一Ariza。這邊我們就發現因為操盤的關係,上一季針對Antetokounmpo所建構的南灘長城已不復見,不但人手不足,年華已去的Ariza不論速度或是力量都無法在第一時間抵抗Antetokounmpo,再加上今年公鹿有刻意清出切入的空間,結果熱火球員往往陷入是否補防,顧此失彼的情況。



(很多人認為Butler在第二戰完全消失,但筆者認為他是攻防兩端負擔的責任已經太多而疲累了)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一個問題就是身高對防守與籃板的影響。熱火的防守籃板能力在聯盟中只是普通,防守籃板率77.9排在第14名,Per 100則是落到第19名,但是面對進攻籃板率聯盟第9的公鹿已經非常的吃力,公鹿在前兩場比賽都分別抓下超過60個籃板,尤其是第二戰公鹿的團隊命中率已經逼近五成,還可以抓下21個進攻籃板,這是非常糟糕的防守,而最主要原因就是現階段熱火的主力輪替實在太矮,扣除替補中鋒Dedmon,只要輪替球員只有Adebayo到6呎9吋,但是公鹿禁區幾乎隨時有兩名6呎10吋的大個子。不過關於這一點筆者認為Spoelstra要負起主要的責任。這兩年因為Adebayo的出色發揮,熱火可以主打以他為中鋒的小球戰術,可是Spoelstra的執著甚至讓陣容有越打越小的趨勢,很多時候熱火已經讓筆者有直接去年極端小球的火箭的傾向。根據82 games的5-Man units的紀錄,球季中熱火一度讓Butler和Robinson輪流在場上擔任大前鋒的位置,但是這其實加重了球員身體的消耗。



Riley並不是沒有提供給Spoelstra可用的球員,筆者一直提到的Olynyk即是一例,甚至熱火在去年夏天也在第一輪選進6呎9吋的大前鋒Achiuwa。許多人認為Achiuwa的球技不成熟才掉出輪替,但是在筆者的角度,美式聯盟的賽程設計正是讓你在例行賽存在有練兵的空間,例行賽不讓打,季後賽更不可能讓他上場,然後就變成現在這種禁區輪替人手不足,籃板直接被對手屠殺,連帶影響球員體能的這種結果。

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幸到了第二戰下半場我們看到了改變。在第三節剩下7分鐘左右Spoelstra擺出Dedmon-Adebayo-Butler-Robinson-Dragic這種難得一見的高大陣容,儘管熱火靠這個陣容也不過從落後30分追到29分而已,但至少比分沒被拉開,也讓我們看到第三戰變陣的機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