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兩端的對決 爵士大球真的過時了?

過去兩季,爵士都是聯盟前段班的強隊。然而面對火箭,他們卻找不到解套方案。爵士去年在五場比賽中於次輪輸給火箭,今年首戰122-90吞敗,第二戰也以118-98的差距落敗。他們在防守火箭的進攻空間時很苦手,同時也沒有足夠的持球者能夠攻擊對手矮小但多功能的防守陣容,休士頓的陣容就像打造來曝光爵士攻守兩端的弱點。火箭是過去幾個球季把聯盟風潮內化最徹底的球隊。結果呢?如果不跟上他們的風格,似乎真的很難擊敗他們。



火箭是空間型擋拆球隊的原型。他們輪替中每個球員的任務是不變的:他們會有幾個持球者去做擋拆並製造單打機會,好幾個三分射手拉開空間讓那些單打機會更好,然後一個中鋒去掩護後衝擊籃框。這個系統尋求打破對方防守的聯結,逼迫對手最差的外圍防守者到一個很寬廣的空間去防守單挑,然後藉此機會製造空擋三分。火箭放棄了每個位置的身材優勢,讓每個位置的球員都有換防速度。這一季他們遇掩護換防的次數變少了,但這一直是他們的策略之一。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們的打法早已不是秘密。所有球隊幾乎都在相同的基礎下發展,不過很少球隊是真正掌握到潛在的原則。火箭總管Daryl Morey試圖最大化他們的進攻效率。暑假他們簽下了能夠也需要長期持球的 Carmelo Anthony 與 Michael Carter-Williams,然而這兩個球員卻在火箭這種逼使他們必須長時間扮演等球射手的系統中顯得格格不入,甚至 Melo 的移動速度也無法符合球隊防守需求。火箭開季前幾週戰績都在五成以下徘徊,部分原因就是難以融合這些新補強。最終就像免疫系統排除掉陌生移植物一樣,火箭只能選擇把他們交易掉。

延伸閱讀:這瓜不毒,只是過了保存期限- Carmelo Anthony歷史級的下滑

火箭花了好幾個月來尋找適合體系的球員,在本季火箭用了23位不同的球員上場,而James Harden誇張的進攻表現掩蓋了球隊在尋找角色球員的功勞。季後賽輪替中的前三大板凳,Austin Rivers、Danuel House Jr. 與Kenneth Faried都不在火箭開季名單內。但他們三個都成功融入了休士頓的系統。Rivers是另一個持球者,同時也有等球射手跟防守兩個後衛位置的功能。House是能夠稍微運球切入攻擊的3D側翼。Faried則給了火箭在Clint Capela之外另一個能接空拋,能防守外圍的中鋒。

請繼續往下閱讀



認真尋找角色球員的結果?火箭成功讓自己體系的聯結中沒有斷點,不論誰在場上,火箭看起來都是同一支球隊。Harden是進攻核心,Chris Paul也能承擔這個角色,特別在面對第二陣容的防守者時。季後賽首戰,Paul在Harden不在場上時球隊攻勢沒有停止,回顧去年第五戰,也是他的41分(13/22)10助攻幫助火箭關門。

剩下的所有人都完美圍繞著他們。當他們在跟Capela玩擋拆時,Eric Gordon與P.J Tucker就會在三分線準備投籃。當雙核其中之一休息時,Gordon或Rivers就能補上他們第二持球者的任務。House、Gerald Green與Iman Shumpert都能當作等球射手。當Capela休息時,Faried成功的補上他的位置。

火箭會在整場48分鐘內一直逼迫對方的大個子防守擋拆。爵士兩個先發禁區Rudy Gobert與Derrick Favors都是籃下防守優於外圍防守的球員。對於大部分NBA球隊來說,這不會造成爵士太大的問題,因為他們的防守能限縮場上的空間並把對手驅趕到大個子身邊。然而火箭是拉開空間的極致,他們擁有太多能夠旱地拔蔥就出手三分的球員。這種投籃原本已經快消失在聯盟了,然而這能讓防守系統建構在捍衛籃框型中鋒的球隊疲於奔命。最佳防守球員衛冕者Gobert的外圍防守不斷進步,但他永遠不會像較矮小的中鋒一般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