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對巫師第五戰] 主將的肩膀 (3)

完 Isaiah Thomas 在第五戰的主題後,簡短交代一下波士頓在第五戰第一節取得領先的關鍵:快攻。在第一節的33分裡頭,有15分可以完全歸因於攻守轉換產生的得分機會(包括買犯規)。AB 在這段期間的積極表現功不可沒。

講完。

嗯?啊是還有什麼好講的?快攻是破半場防守的利器,但這種事情可能天天有嗎?第五戰一開頭就對方剛好投不進,我們剛好還有一點點籃板可以搶,斑馬剛好站在我們這邊,AB 剛好不太正常,巫師剛好不會打客場,以上這些條件都不會發生在第六場呀,還是說你想看到第七場?(喔好啦對巫師迷來說是這樣沒錯)這不是說我們第五戰贏得僥倖,而應該是說:像第五戰這種天時地利人和具備能贏的球就要穩穩拿下,如果還搞砸的話,一干綠葉就可以通通拖去斬了。這些球員其實也知道這個道理,所以即使帶著大幅領先結束上半場,大家在休息室裡頭還是帶著緊張感好好地吵了一架,直到 Al Horford 難得站出來獅吼一下才結束。雖然不知道他們吵了什麼,但這種意外更凸顯 Al Horford 在下半場持續挺身撐住戰局的可貴。

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六戰還是要靠 IT 和 Al 兩個主將的全力全開,不然。(AB 你再來一次第五戰表現的話我就承認你是主將)

閒話結束,把剩下四個 play講完。


7. [1:24 – 1:42] ; 8. [1:42 – 2:05]

這兩個 play 是第五戰用到的一個戰術系列。舉這個系列要說的是,紓解 IT 在防守上被 overload 並且被遮斷外圍傳導路線的方式不只有 counter,我們的戰術本裡頭也有一些原來就可以減少弧頂壓力的 set。這是其中之一。





注意到落位採取 2-3,至少就可以先把三個防守者拉到低位去了。 2-3 陣型在我們家最廣泛的用途是 flex action,對巫師的防守也部分有效。而現在這個 set 比較特殊的地方有兩點:一,它開頭以運球和短交解決強弱傳導被遮斷的問題。這要講就是一大篇,放棄。二,他是以 2-3 展開,但其實骨子裡是 open post (靠,又是 Brad 的暗行陣法)。你看打到一半的時候就又變成禁區清空,IT 和 Al 的高位擋拆,加上右側弱企鵝的空切。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這個 play 中 Al 有兩個選擇,殺入禁區的話沒有策應也有進攻籃板優勢(三路夾攻),pop 出去的話可以等 IT 的 kick out 重組攻勢(話說他是控球對吧對吧)。看看 Al 在這個接續性攻擊裡頭怎麼吸引對手製造簡單的外線空檔。有這種中鋒在家裡操盤,看球就是個享受。

最後一點小事。你可以發現 JB 第一次跑的時候,有點不知道要怎麼打。坦白說這件事情讓我蠻困惑的,這小子明明智商很高,在場上卻偶爾會出現不知道戰術怎麼跑的問題。打太少或沒打過可能是一個原因,慢熱或不夠專心也可能會出點包,感覺上都是多打就會漸漸成熟的經驗問題。另外就是定位問題。你可以發現在這個 play 裡頭他是大前鋒,多重位置對於菜鳥而言的確是高難度的挑戰。基本上2號與3號位置還可以融會貫通,但4號又是另外一個境界。在波士頓目前能同時打好3號和4號的大概就是 Crowder 了,這是 Crowder 在場上時的一大四小戰術之一。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以 Crowder 目前在季後賽的表現,JB 是該好好適應這類工作了(咳)。

————————————————————————————————————————

9. [2:05 – 2:24]; 10. [2:24 – end]

第九個 play 是關於 IT 的另外一個解法,給他跑 loop cut。而且只是 IT 跑的話殺傷力還沒那麼大,加上另一個反向的 cut 形成 split cut,一次跑出兩個選擇對方就很難守。看這個 play 一開始對方這麼黏,打到後面變成不知道在守什麼,你就知道 Nash 當年為什麼無球的時候就喜歡跟對手轉圈圈。老招都是因為好用不敗,所以用到老也還是一堆人用。然後像我們家有控球中鋒的,split cut 永遠不嫌多。

第十個 play 我也不特別畫了。他的重點一樣是「把擋拆複雜化」。如果單純的「IT – 五號」擋拆會碰到 overload 的問題,那就先讓掩護者去做一點事情,比如說去低位設立個掩護,或是透過其他掩護跑上來。就算是像這個 play 一樣,只是簡單交換個位置,也可以調動到防守,讓他們無法直接針對弧頂擋拆下功夫。實戰中 Kelly 這個 staggered screen 就拿捏得剛剛好,順利拿到兩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