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雄鷹奪冠的幸運、累積、時機與展望

姜豐年投入資源後創隊四年的政大雄鷹,在3月21日晚上,以82比70打敗了同樣位在台北市文山區(木柵)的世新大學,拿下校(隊)史首座UBA冠軍;這個冠軍,包含了幸運、累積、時機跟願景。


幸運。


相較於四強的其他三隻球隊(義守大學的邱子軒、健行科大的高錦瑋、簡廷兆),政大雄鷹確實是健康狀況最好的球隊,尤其冠軍賽的對手世新大學,少掉了兩大禁區丹尼爾跟吳沛嘉,尤其丹尼爾在複賽階段對上政大獲勝的比賽當中,12分、8籃板跟6次火鍋,是那場世新能在第四節逆轉的功臣之一,這樣的來往,也讓政大在決賽當中佔盡了籃板上的優勢;同時,也讓政大在陣容深度上,有著比起世新更多的餘裕。

但只有幸運,並不足以成為優勢,政大仍然必須要去應變跟運用;而拉長到整個學年來看,世新大學有著吳沛嘉跟簡賀宇的帶槍投靠,最近也充滿討論的大量外籍生,再加上過去三年作為政大絕對主力的田浩,因為P League+的成立而投入,也是對政大帳面戰力的嚴重影響。

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什麼我用帳面戰力呢?因為看了游艾喆在四強跟冠軍戰,那游刃有餘、將政大整個陣容掌控跟發揮到極致的表現,我不禁在想,如果田浩繼續留在政大打,兩個同樣都是要大量持球、但也確實都還不擅長無球的主控在隊上,會如何呢?

往好處想是第二陣容的控球,至少會由其中一個取代林勵,但如果單純以最佳陣容來說,政大的其他球員會不會必須在兩個不同的主控當中調整?游艾喆會不會無法成長跟掌控到這樣的程度?當然,也有可能是兩個人在本季都可以練出無球進攻,而具備同時在場上的搭配可能。



累積。


在四強賽打完後,我針對四強賽政大對健行,在粉絲團有這樣的評論:

陳子威將王凱裕擺上先發,然後把洪楷傑拉到第六人,是很具巧思。當石博恩畢業後,健行的禁區薄了絕對不只一層,但是陳范柏彥的轉型,加上健行依舊傲視各大學的鋒衛,尤其是谷毛唯嘉跟高錦瑋串聯起綿延不絕的火網,基本上還是讓各隊,先忙著不要被健行爆掉,沒有什麼功夫去想打開健行的禁區。

但是,游艾喆、林彥廷、王凱裕,這三個能仁體系出來,身材體能都是大學籃壇同位置絕對上乘的球員,先後進到政大,直接點對點的與健行抗衡,壓抑了健行的外線。尤其游艾喆每次的攻防轉換帶來的壓力,絕對是讓谷毛唯嘉在防守端被嚴重消耗。張鎮衙雖然得分表現不如一向,但是拉出的空間讓游艾喆跟丁恩迪徹底地發揮,以及林彥廷這場徹底地做好off ball movement。

洪楷傑拉到第六人,直接取代林勵成為實際的發動機,均衡跟延續了政大的火力,然後當政大發現健行雙衛的進攻狀態已經被消耗殆盡,就讓洪楷傑併回先發陣容的搭配,直接在第三節中後半拉開比賽。


同樣地,陳子威在這場冠軍賽,整場都有很傑出的應對跟調度,來面對本季以阿巴西作為絕對進攻主力、迅速崛起,卻有重要禁區主力丹尼爾在四強賽受傷的世新;但是各種應變跟調度,都必須要有深厚的累積做為執行底蘊,以及對於自己球員的掌握度。

一開始,政大就持續把王凱裕留在先發陣容,這讓政大的1號到3號基本上都可以互相換防,於是政大開賽就執行了盯人戰術,來將阿巴西對於世新進攻的帶動孤離出來,但是這也建立在陳子威的變陣,以及抓準了丹尼爾缺陣、丁恩迪基本上可以隻手撐住禁區這樣的重點,以及世新會因為陣容深度相對不足,所以被盯人防守壓迫下,體力在比賽後期產生差距。

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也許是上一場游艾喆、丁恩迪從中路的高位擋拆搭配林彥廷的兩翼底線空切,給人的印象太過深刻,這場世新一開始選擇守2-1-2,並且將禁區守中拉高搭配守前的兩個來加重對於高位擋拆的防守之外,搭配守底的內縮;但這樣等於放空了兩邊45度角到底線的外線空檔,而四強賽在進攻上偏向輔助角色的張鎮衙,加上其實本來不以外線見長的王凱裕,從第一節就開始知道這場是需要長程轟炸的時間,敢於也把握了出手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