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否該將台灣籃球的未來交付給自由市場?

這個暑假,台灣籃球並沒有隨著SBL跟P. LEAGUE+受疫情的停戰而冷卻,甚至我們可以預期接下來的幾個月或甚至幾年,都將會鬧得沸沸揚揚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日前傳出即將成立的T1聯盟。這不經讓我們再次地提起了這爭吵不休的議題:是否該將台灣籃球的未來交付給自由市場?



T1 為何方神聖? SBL舊勢力 + 新金主 + 政府

筆者認為若要細談的話,可能要從2017年開始講起,若已經知道CBL的可以跳過。當年的SBL已經累積了相當多的負面形象且難以反轉,政府欲將SBL轉形成職業化,在這2017-2019的期間,政府每年除了補助每隊100萬以及整體300萬的行銷費用外,也推動雙洋將制度、主場週,並請台啤的領隊高志鵬來推動職業化,試著為籃球職業化鋪路。

請繼續往下閱讀


政府的策略確實是有一定的效果,雙洋將有帶起一定的話題,達欣甚至還找來了前NBA探花O.J Mayo,但負責職業化的高志鵬卻因收賄而入獄,改由同為民進黨的蔡易餘繼續接手,該年暑假,CBL(中華職籃大聯盟)成立了,不過其制度、規章與規模卻難以吸引其他球團的加入,最終CBL成為了空殼聯盟。


其實T1重要角色蔡易餘在P. LEAGUE+之前就已經創過CBL,只不過最終僅淪為空殼公司
隔年,陳建州籌備已久的P. LEAGUE+正式成立,並且推動主客場制,在台灣重新掀起了一波籃球的熱潮,這熱潮吸引了其他財團與地方政府的興趣,地區立委各個開始視成立在地化職業隊為政績,而財團則各個躍躍欲試想成立球隊,當中包括了中信跟國揚集團。然而外傳這兩個集團有可能會被P. LEAGUE+拒於門外,不論真實與否,可以確定的是後來中信與國揚都沒有投加盟意向書,而是與過去職業化失敗的台啤人馬(高志鵬、蔡易餘、閻家驊),欲另創新聯盟。

總結來說,這支新聯盟將會有財團(中信、國揚)與舊SBL勢力(台啤),並且將與政府走得很近,當然一方面中信本來就跟現在的政府關係良好,除了欲成立新聯盟外,立法院也已經開始修改條例,讓國營的台啤與台銀有望被企業或集團買斷,政府推波助瀾的態度相當明確。

請繼續往下閱讀



籃協的立場是?

很多球迷會認為籃協是新聯盟背後的操守,筆者認為這是錯誤的推測,籃協的工作本來就僅有協助促成職業化,而非自己成立職籃,因此籃協不可能實際出資或入股新聯盟。但籃協的態度就很有意思了,我們可以從中華隊徵招失利的角度來看這件事,當時P. LEAGUE+表示因為疫情的關係,被徵招的球員都沒有意願出賽,此舉引起籃協的不滿,反而是籃協底下的SBL全數報到。九太的沈總當下還怒氣沖沖地表示:球員怎麼可以不接受國家的徵招。

對於籃協來說,他們當然無法控制聯盟的成立與否,僅是職業聯盟成立得跟籃協申請,但是籃協若無法掌控國內的籃球聯賽,不僅在國際賽的規劃會難做事,他們對外的面子也很難保住。這種運動協會與財團之間的矛盾衝突,別說台灣,整個世界都屢見不顯。想像你是某項運動的協會會長,你的資源只夠做到40分,但銀彈充裕的某些外人可以做到80分,但他做的好,你就準備被民眾罵到狗血淋頭,因為你才是實名負責人。

所以籃協目前自然會比較喜歡新聯盟的人馬,T1的主事者跟籃協關係好的人也不少,起碼比較有機會掌控,但頂多也只能樂觀其成而已,新聯盟的成立將會是商業導向的,若T1有看版的明星,且因為想保護他而不希望他在國際賽出賽,籃協也只能摸摸鼻子,完全無法掌控,因此籃協在這齣戲中,只能算是一個有立場卻無法干預的角色。

請繼續往下閱讀



新聯盟。新挑戰

筆者認為T1聯盟要面臨的挑戰不小,首先,便是他們成立於P. LEAGUE+之後。這讓他們處於相當不利的立場。以下是筆者對周遭朋友的觀察,新球迷或不熟悉台灣籃球的朋友,對於T1的成立是反感的,認為他們只是短視近利,看到別人賺錢就也想如法炮製,有一位甚至還罵了些不堪入耳的話。有趣的是,反而比較有在關注台灣籃球圈的人,較多傾向靜觀其變,讓子彈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