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誰該說再見?談賽爾提克結構性問題

從13-14邁入重建年找來Brad Stevens執教的25勝,快速發展每年進步到17-18球季攀上Danny Ainge 3.0版巔峰,55勝加上東冠戰和LeBron James血戰7場落敗,賽爾提克本季卻迎來重建後的第一次退步,在後LBJ時代第一年遭到公鹿重擊,搶下首勝後連續4戰很乾脆的輸掉,成為第二輪首支遭到淘汰球隊,對某些球隊來說第二輪或許已經是可接受甚至理想的結果,而很顯然對賽爾提克是一次實質內容上的挫敗。



推薦閱讀:當塵埃終於落定,塞爾提克的下一步該踏向何方?



筆者對於綠衫軍球員現況和該篇文章看法雷同,一些內心戲筆者當然也不會比C’s專家vantora更為熟悉,關於C’s這幾年發展走到今日碰壁、決策和現實的連結在該篇文章下方也已經有諸多討論,筆者這邊主要是想提出一些較少被人提及的盲點。

請繼續往下閱讀








該以什麼角度定義這支球隊?



首先我認為16-17球季暑假算是Danny Ainge 3.0版的起點,這時開始使用闊綽的薪資空間(Al Horford)、手握當年探花(Jaylen Brown)、在之前重建過渡時期的球隊得分王留下(Isaiah Thomas)、經過實戰篩選出來的團隊球員也在陣(Avery Bradley、Jae Crowder、Kelly Olynyk)、並且還保有不夠滿意但仍有不小成長空間的二三年級生(Marcus Smart、Terry Rozier),在正常的球隊發展前提下,這應該是一支經過重建準備開始和列強逐鹿的球隊。



問題是,這支球隊的起點非常高。



起點高到,在這年之前的過渡時期已經連打兩年季後賽,雖然第一個季後賽或多或少有拜當時東區整體偏弱所賜,但15-16球季貨真價實拿了48勝,儘管那還只是Ainge仍在一邊整理薪資一邊四處掠奪選秀權的球季。



因此正式進入Ainge規劃中要開始與列強競逐的16-17賽季,C’s直接以53勝奪下東區龍頭,一邊打東決一邊抽狀元這對於許多重建球隊來說都是夢幻般的成果,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比前一年多的這5勝,是Horford加盟帶來的效應?是Thomas鬼神球季加持的成果?還是Stevens體系更加圓融延伸的進步?亦或是三者只能均分這5勝?

請繼續往下閱讀



C’s的起點非常高,離終點的距離卻很遠,我們可以推測在Stevens系統正常運作的情況下,只要配置的球員正常些,他本身就是有能力在東區50勝地板的教練,但這還不足以扳倒LeBron James所在的球隊,更遑論與西區的強豪對抗。



Ainge本人能不能推算出還需增添多少高等配備才能跨過下一個門檻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看到當時的Ainge,確實猶豫了,一如他之後兩年,他沒在季中做出任何有感補強,無論嘗試去對抗LBJ,或是嘗試在後LBJ時代脫穎而出。



另一個能看出Ainge心態動搖但不堅決的地方是選秀會,他在2016年選了被認為天賦較高但完成度甚低的Brown,在2017年時卻提早拿下被認為在樂透大物中完成度最高但天賦較次的Jayson Tatum,然後他又在二輪陸續選進Semi Ojeleye、Kadeem Allen、Jabari Bird,加上前一年選秀還沒來卻皆準備來報到的Guerschon Yabusele、Ante Zizic、Abdel Nader(被留在GL),如果把Tatum換成隨便一個2017梯前6順位的名字,這其實比較像重建初期球隊的操作。

請繼續往下閱讀



C’s當然不是在重建初期,都準備要挑戰冠軍了,所以Ainge又照他原本的計畫拿下另一個重要FA – Gordon Hayward,接著又做了驚天動地的Kyrie Irving交易案,於是我們在17-18看到一個很奇怪的開季配置:頂薪三巨頭加上即戰力樂透,和一堆後段選秀菜鳥。



也許是老天覺得C’s這幾年太順風順水於是開了個玩笑,Hayward甫開季就傷退且再也沒回復過他的頂薪身手,也許Ainge真心認為沒有任何適合填補的人選,整季就補了個Stevens不會用的Greg Monroe,於是我們看到C’s一邊拚戰績、一邊加減練Ainge的福袋s,最後比前一年Thomas的鬼神球季多了2勝,季後賽也多了2勝,從1:4到3:4還是過不了魔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