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不下的困境—曼斐斯灰熊與印第安那溜馬

2017-18的NBA新球季兩週後即將展開,經過了一個暑假,東西區的生態儼然產生了很大的改變,

騎士、火箭、雷霆、賽爾蒂克等既有強隊在經過補強後更加的強大,持續著舉起挑戰勇士的大旗。

當然也有些球隊經過了暑假後形同重建,如尼克、老鷹、公牛、魔術(一直在重建…)

(奇怪怎麼都在東區…)。

另外還有一些像是灰狼、公鹿、76人、金塊等準備要兌現天賦的球隊

會選擇灰熊與溜馬兩隊來談,不外乎這兩隊在新球季似乎仍有些機會,但是又好像沒那麼有未來性…

不過若要仔細分析,這兩隊的情況其實也不盡相同



曼菲斯灰熊—-能否維持的銅牆鐵壁

隨著Tony Allen和Z-Bo的離隊,灰熊過往的強硬防守球風以及焦土戰,在下一個球季可能很難再看到了,不過防守仍然是灰熊與其他球隊競爭的本錢,只要有Mike Conley在的一天,灰熊的後場防守絕對不會讓對手太好過關。去年灰熊隊的對手每場平均攻下的分數剛好是100分,這數字是聯盟第三低,前兩名分別是爵士和馬刺,今年的灰熊要在每場平均失分的排名佔據聯盟前段應該還是沒問題(在攻防節奏沒有轉變的前提下)。過往的低失分是因為有出色的防守型球員加上比賽節奏較為緩慢且充滿身體碰撞的關係(當然也可能是沒有裁判的關愛…因為灰熊隊自己的每場平均罰球數量只有23.4次,這數字只能排在中段班而已…如果去年有看灰熊隊的比賽可能更可以感受到這個狀況…),去年灰熊隊的對手每場平均的FGA次數為78.8次,為聯盟最低,但每場對手的罰球平均數量則高達26.9次,高居聯盟第二(第一為太陽隊)。如今少了防守的中流砥柱,灰熊是否會持續較慢節奏的攻防模式,是新球季的看點之一。

請繼續往下閱讀

Ads by

1.後衛及搖擺人



Mike Conley在上一季的DefRtg為108.7,而OffRtg則是120.9,可見沒有Conley在場上,灰熊失分的情況相當明顯,當然這數字不全然代表防守的優異程度,在去年灰熊這種替補控球與先發控球戰力相差很大的球隊,第二陣容的球隊組織上問題可能更大一些。不過今年可望得到改變,再度回歸的Mario Chalmers可望彌補起這個洞。

請繼續往下閱讀

至於2.3號位置上的防守可能就沒有過去來的穩固,因為較缺乏經驗,去年季末竄出的Wayne Selden有很好的身體素質和碰撞強度,能扛住較他身高稍高的球員,在低位防守上有一定程度的作用,在陣容的對位上也可較為靈活的調度,但對於速度較快的後衛或是對手擋人的預判以及跟人則是稍差了些,不過仍是有成為小鎖的條件。能1.2號位雙挑的Wade Baldwin IV 就真的還是太菜了些,先期待他的進攻能穩定輸出吧。

而剛轉隊過來的Ben Mclemore和上籃之王Tyreke Evans,一直以來都不是以防守見長的球員,但是他們的投射和切入能力讓灰熊的進攻更加的多元,不會再陷入和前幾年一樣,2.3號位成為進攻黑洞的情況。

容易被忽略的James Ennis III絕對是灰熊在調度上很重要的黏著劑,他和JaMychal Green都是容易被忽略的角色球員,但提供的防守能量、積極度和適時一擊總是能讓灰熊在焦土戰當中咬住比分

至於Parsons? 先健康出賽吧…對他還是有點期待,不過要回到火箭的顛峰期應該是不太可能了,成為穩定的外線輸出吧。

請繼續往下閱讀

2.禁區球員

攤開灰熊現在的名單 Marc Gasol、JaMychal Green、Brandan Wright、Deyonta Davis、Ivan Rabb、Jarell Martin…



扣掉Gasol和Green,其他球員的缺點都還是蠻明顯的,Wright的黑洞防守、Davis和Rabb的經驗不夠,至於Jarell Martin的情況可能較為有趣一點,今年對他來說應該是很關鍵的一年,如何能擺脫養不起來的Tweener稱號,他的積極度很夠,空手走位也尚算優異,但在其他的進攻層面上似乎和前幾年的灰熊格格不入,不過今年在陣容的異動後,也許有一番新風貌,畢竟他的身材和運動能力,沒打出來還是很可惜的。

總結

整體來看,灰熊的建隊目前還是以Conley和Gasol為核心,搭配著若干年輕人,以及幾位欲重新打出自己身價的球員,陣容雖算整齊,但這樣的陣容目前並不足以讓他們威脅西區強權,而且主力球員的年紀與西區前段班球隊的主力相差不遠,顛峰期完全重疊,已經連續七年晉級季後賽的灰熊隊,今年球季若是一樣卡在西區6~10名這附近,也是有可能在季末(或是球季中)選擇大破大立的重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