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臺體大籃球隊教練 – 劉繼舉

1989年亞洲籃球錦標賽,中華隊得到參賽最佳成績-季軍,該屆12人名單為周俊三、鄭志龍、朱志清、邱宗志、李雲光、東方介德、周海容、李志強、許東慶、曾增球、徐志泰(莆貴)及劉繼舉,每個人在母隊都是隊上主力,進入到中華隊要爭取上場時間顯得更不容易。面對隊上好手如雲的情況下,當時的飛駝隊射手劉繼舉,雖然不是最耀眼的球員,但面對籃球的態度,他依然保持初衷,將自己的本分做好,一步一步在籃球路上耕耘。



籃球啟程

早期社會沒有太多網路或科技產品等誘因,劉繼舉小時候的休閒活動就是抱著一顆「脫皮」的籃球前往球場打球,或是以報紙製成的棒球來傳接,當時球場都只是土地或水泥地,但還是能夠享受籃球帶給他的樂趣,顯現出他對運動的熱愛。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籃球非常有興趣的他,在國小三年級時加入學校籃球社團,就此開啟了他的籃球生涯。



球員生涯

劉繼舉在學生時期代表六福村籃球隊征戰社會甲組的比賽,大專盃比賽則代表學校臺體出賽,他平日在台中唸書,假日到台北練球,畢業後當兵期間加入飛駝隊,當時的他以射手聞名,在中正盃及自由盃等賽事表現相當不錯,因此被選訓委員納入國家隊培訓名單,但當時的教練團原本沒有要將他納入最終正選名單,後來因為其他培訓球員受傷等因素,讓他成功進入最終12人名單,而對於自己入選正式國手,他認為有些幸運。

擔任國手期間,即使正式賽上場機會不多,但在球隊練習及到韓國、日本等亞洲地區移地訓練過程中,他體會到自己與各國的差異,在體型、技術層面上都有一段落差,因此他試著學習對方的優點,也讓他領悟必須更努力才行,之後幾年他的狀態也維持在顛峰,可惜人才輩出,無緣再度入選國家隊。

從飛駝隊退役後,劉繼舉一度處於待業,直到中華工程籃球隊找上他,並提供不錯的待遇,他想說既然待遇不錯又是國營企業,就決定加入,最後他在中華工程打完最後一個賽季後,選擇結束球員生涯,接著進入中華工程上班。

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球員一定會遇到挫折,每當面對到成績無法突破,或是傷病困擾,劉繼舉就會告訴自己:「籃球這條路是自己選擇的,不能半途而廢,低潮總是會過去!」



球員退役後的人生

在中華工程工作十幾年的劉繼舉,從事的是土地開發工程,也見證中華工程從國營企業到民營化的過程,直到民國93年,劉繼舉到了南投縣政府接任游泳池管理的職務,當時政府給他一座游泳池還有一些場務人員,就要他開始營運游泳池,對於沒經驗的他是一大挑戰,首年幫助游泳池營運順暢後,隔年就轉到教育處體育保健科,負責處理水域相關活動的業務,就這樣一待就是12年。

回歸起跑點

在臺體「金牌教練」麥財振退休後,籃球隊教練的位子空了出來,當時劉繼舉就決定要回到學校幫忙,沒想到錯過第一次甄選公告時間,但他想回饋學校的心從未熄滅,經過詢問之後,有第二次甄選,才讓他如願回到學校。

劉繼舉表示:「我在外面有了社會經歷,以這個年紀回到學校來,希望以自身從球員到國手的經驗,傳承給學弟妹;另一方面若有想學習運動經營管理的學生,我也可以用我的經驗來教導他們。」

逆境中成長

劉繼舉提到,現在的升學管道多元,球員進入到大學不再只是打球而已,而是選擇自己有興趣的科系再加入籃球隊,打球之外還能夠學習其他技能,臺體為體育專科學校,資源會分配到各項運動上,而且學校重點項目不是放在籃球,所以籃球隊得到的資源就無法跟其他只有單一校隊的學校比較,單一校隊的學校能夠將資源全部投入在一支球隊上,因此球隊的發展就無法像其他學校一樣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