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學聯盟】無私無畏,征服極限-錦和高中籃球隊

陳鴻杰老師在新北深耕已久,回溯到開始教書初期是在離島馬祖,六年前回到新北,帶領蘆洲國中男籃在乙組聯賽中連勝十一場,一步之差就能前進全國,留下些許遺憾。


後為照顧一家五口,來到離家近的錦和高中教書,從無到有建立了男籃,如今第一屆招收的體優生升上三年級,也是教練推動招生體優生的收割年,在近期的盃賽中拿下許多好成績。


一路上錦和受到許多貴人相助,校長陳水氷就是球隊草創的重要推手,在過去於光榮、鶯歌商工任職時皆大力推廣體育,有了他的支持,球隊很快就步上軌道。


練習設備場地漸漸補足、三年內兩度獲得重點學校補助及企業贊助,並在兩年前成了新北市第一個招收男籃體優生的公立高中。


跟體育班的不同,體優生必須和一般生一同上課,除了學業有同樣標準之外,必須花更多時間在籃球上,對抗寒冬的被窩招喚、早上七點出現在球場上,訓練再辛苦也澆不熄學生的熱情,尤其有一位盡心盡力的教練,讓錦和的孩子能在兼顧學業球技之下,盡情享受汗水。

擔任教職已有十年資歷,鴻杰老師發覺「球場」才是他的熱忱所在,球員出身的背景,更能體會籃球帶來的啟發,透過訓練和比賽,讓球員從男孩一步步蛻變成「男人」。學生時期擔任控衛的他,求勝心強,至今角色轉變,成為場邊看盡輸贏的教練,收起以往的得失心,把輸球轉視為提升的歷程,花更多的心思教育球員在場上保持競爭力。


鴻杰老師經常告訴球員:

夢想的實踐,靠的不是奇蹟,而是汗水、決心和苦練,把時間拉長五至十年甚至一生,場上成績已不再特別,真正留下的是精神與價值觀,和球隊經歷過的點點滴滴。


教練談到了球隊這幾年的狀態,前兩屆球隊僅招收體優生,有學業壓力的束縛下,球隊能湊合一起練球的時間過少,一週練不到十個小時。為因應此困境,第三年遂招生少數體育班名額,「原本只預計收兩到三名對課業不在行,已決定往體育方向走的學生,沒想到教育部政策修改,又多收了一些體育班學生。」


政策的改革,讓國中已分化的體育和學業再度碰頭,來到錦和,球員必須上一週四次、兩小時的課輔,確保課業維持一定水準,如此一來家長也能放心將小孩送來這裡。


除了第一年起步的人才問題,接下來招生越漸順遂,今年高一從甲組球隊畢業的比例大幅提升,板凳深度夠,對高三的最後一年可說是如虎添翼。「我們的先發有一定的實力,但板凳一直是我們比較弱的一環。」站穩腳步後,錦和加緊速度往更高層級邁進,這學期找來曾服務JHBL明仁、永和國中的潘世豪教練,藉由他在防守方面的經驗,全面提升球隊的攻防質量。


邁入高三的五名球員皆是體優生,其中主力潘鵬宇、陳宇翔和林子軒擁有出色身材條件,教練期望他們能撐起大局,在最後一年不留遺憾,「他們兩年打了一百多場比賽,默契和經驗應該要比學弟好很多。」


近期在長耀盃北區預賽中脫穎而出,晉級全國;更是在台北市中正盃成為唯一一支晉級前四的乙組球隊,最終奪下亞軍,僅輸給木柵高工,錦和今年的實力和經驗又提升了一個層次。


高三最活潑的陳宇翔擔綱得分後衛,是錦和高中招收的第一屆體優生,經過兩年後,他對當初設下的目標有了新的想法:

說兼顧學業和打球不累是騙人的,其實我當初進來,就是想要以打球為目標,但我發現我的身高和球技較難生存,所以我決定轉換跑道,把籃球當作興趣,當練球很累、撐不下去時,就會告訴自己要堅持下去。

九月底的長耀盃中,靠著個人出色的得分能力,單場投進五顆三分球,為球隊貢獻36分,順利壓制對手景文高中,成為隊上穩定的外線砲手。


畢業於乙組勁旅新北中和的隊長潘鵬宇,擁有能切能投的全面身手,原心想卸下球衣重拾書本,在教練力薦之下,繼續延續乙組籃球夢,經過兩年淬鍊,他更堅定自己對籃球的執著,希望能到大學繼續打球,在球隊佔有先發重要地位的他,今年勢必能拿出強悍的競爭力,征服北區,挑戰全國。